來源:紅網(wǎng)時刻 時間 : 2024-04-09
分享到:
本文圖片皆來源于2024“青山碧水新湖南”生態(tài)文學花垣創(chuàng)作交流活動。作者供圖
世間,總有一些事情,喜歡等著另一些事情,或發(fā)生,或結束,就像一陣風等著另一陣風,一場雨等著另一場雨。
三月的某個清晨,我從沅陵出發(fā),經(jīng)瀘溪,過吉首,去往花垣。坐在車上,靠窗瞇縫著眼,沿途起伏的山川、田野、村莊,一個個奔前躍后,活溜溜的,像是蟄伏久了的兔子,突然撒腿狂歡了起來。
寂靜的日子,顯然被去年的那個冬天凍住了太久,逐漸開始變暖的風,不管不顧的,東一榔頭西一棒槌,到處尋找田間地頭的莊稼雜草、屋前屋后的桃李杏樹,把嫩嫩的綠、粉粉的紅、淺淺的黛,一小撮一小撮翻尋出來,晾曬在坪前屋場、坡嶺樹梢,沒過多久,翠茂茂的,嫣綿綿的,各種深淺不一的綠,淡妝濃抹的紅,漫漶在整個或遠或近的青黛煙霞里。
沙科梯田的油菜花開了,開得樸素而燦爛,一大片,一大片的,沒有一點含蓄與隱藏。遠處的尖巖山一峰獨秀,近處的梯田如鏈似帶,層層疊疊的菜花黃,蜿蜒曲折的陌上路,人來人往,紛錯如織。一大群身著苗服的垣上女人,花團錦簇地走過來,雖說上了點年紀,臉色略顯風吹雨打的黝黑,但她們顯然是連帶著過往的日子一起盛妝出行,來看看自己種的田,種的地,種的油菜花,種的年紀,種的歲月,她們一邊扯起喉嚨呼朋引伴,一邊熟練地拍照留影,一邊還唱起古老的苗歌。那歌聲,仿佛是從土地深處迸出來的,裂隙而出,隨風而至,伴著云朵下的花香,樹梢上的鳥語,由低到高,由緩而快,由一人變多人,由單音調向多聲部聚合,慢慢的,漸漸的,婉轉跌宕,盤旋上升,終成磅礴之勢,直沖云霄……這些“以飯養(yǎng)命、以歌寬心”的苗族老太太們,確鑿是,到哪山,唱哪歌,經(jīng)得起絕望,也承得住歡顏,有著與生俱來的靈醒、綽約、曠達與流漫。地上的天空,湛藍,穹頂下的花叢,金黃。女人們健著步子,頭頂?shù)膬ιㄅ粮吒呗柶穑{底平繡挑花衣襟隨風翻卷,云肩式四合云紋彩飾,堆繡成錦。她們將所有的念想,一經(jīng)一緯地織出來,一針一線地繡出來,差不多把一部難以言傳的民族史詩穿在了身上,戴在了頭上,色彩繽紛,環(huán)佩叮當,曄如雨后云霞,從容而不毛躁,自如而不窘迫,審慎而不狷急,恬淡而少恣戾。我看著她們,仿佛看見同屬苗族的祖母與母親,只是,她們在別處,在另一塊我所見不到的油菜田里,聽別的蟲子在叫,看別的鳥兒在飛。
薄而嫩的陽光,灑落在許多年里灑落過的地方。因為太過平常,并沒有引起人們過多的注意。風,把嗡嗡的蜜蜂從一朵花吹向另一朵花。小巧玲瓏的嫩芽,從一個樹梢攀援到另一個樹梢,粼粼的綠意微微蕩漾,整個田野、村莊很快羞澀而蓬勃地活了起來。人群中,我一個人,遠遠的,落單在后面,久久地凝望著這塊武陵山腹地的土地,想起前兩年,同樣是從沅陵出發(fā),宿里耶,經(jīng)花垣、吉衛(wèi)、補抽、酉雅、臘爾山、烏巢河、正大、阿拉營、黃絲橋,一路往南穿行,像是在先祖的序列里,試圖找到某個節(jié)點、某個位置。我一邊行走,一邊想像著:苗族先人究竟經(jīng)歷了怎樣百死千難的大遷徙,最后才走進這深山密林、蠻荒之地,世居于此,繁衍生息。
澳大利亞史學家格迪斯曾說,世界上有兩個災難深重又頑強不屈的民族,一個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,一個就是中國的苗族?;ㄔ球坑裙世?,苗族的悲劇源自于5000年前的一場戰(zhàn)爭。以黃帝、炎帝為首的聯(lián)合部落,與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,大戰(zhàn)于涿鹿之野。最終,蚩尤被斬殺,九黎部落戰(zhàn)敗,被歷代統(tǒng)治者一路追逐殺戮。九黎部落被迫南遷,先是在左洞庭、右彭蠡建立了“三苗國”,然后又被追殺,于是一支苗族先祖溯沅水而上,進入武陵山區(qū),進入云貴高原,隱入大西南山中。
清方亨咸在《苗俗紀聞》中說:“自沅州以西即多苗民,至滇、黔更繁,種類甚多……但有生熟之異。生者匿深箐不敢出,無從見;熟者服勞役納田租,與漢人等,往往見之?!鼻宄醭街葜畡小镀矫缬洝份d:“楚、黔、蜀萬山之交,皆苗也。種類不一,曰紅苗,以其衣帶尚紅也。曰生苗,以其強悍不通聲教,且別于熟苗也?!庇纱耍?苗不出境,漢不入峒,且歷朝歷代統(tǒng)治者認為苗民,特別是生苗,“性情多變,叛復無?!鄙踔痢叭暌恍》矗暌淮蠓础?,為征服和控制“生苗”區(qū),不惜多次訴諸武力,進行大規(guī)模的軍事征剿和屠殺。
歷朝歷代都在通過不同的路徑經(jīng)略大西南,元以前,中央王朝進入云貴地區(qū),須穿越四川盆地,翻過烏蒙山脈,開辟了從昆明到成都的建昌路與昆明至瀘州的烏撒路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新開辟了一條由湖廣直達云南的“官道”——普安道(明稱東路、一線路),大大縮短了入黔進滇的行程。這條古驛道起點為今天的湖南常德市,溯沅江水陸兩路而上,經(jīng)沅陵、芷江,至鎮(zhèn)遠,然后改行陸路,東西橫跨貴州,進入云南,最終至昆明,世稱“古苗疆走廊”。明時,在“孤懸一線”的普安道沿線及周邊地區(qū)密集設置衛(wèi)所,屯軍守衛(wèi),其中僅在大湘西地區(qū)就設有常德、辰州、沅州、崇山、靖州、永定、九溪7個衛(wèi),屯軍近4萬人。后來,清朝乾嘉年間,因為“勾補事件”,無法“撫定六里生苗”,一場大規(guī)模苗民起義從這里暴發(fā),席卷湘黔,戰(zhàn)爭歷時兩年,參加起義人數(shù)多達20余萬人,清廷調動七省十幾萬兵力征剿,清軍兩位主帥——云貴總督??蛋?、四川總督和琳先后疲于奔命,積勞成疾,病逝于軍中。乾嘉苗民起義,成為大清王朝的“中衰之戰(zhàn)”。
也是在一個仲春的早晨,陽光并不荒蕪,我只身來到吉衛(wèi)鎮(zhèn)老衛(wèi)城村,尋訪崇山衛(wèi)?!俺缟健敝?,也許源自于“放讙兜于崇山”的典故。崇山衛(wèi),孤懸苗巢,顯然是插入生苗腹地的一把利劍,以備隨時隨地對苗民進行鉗制和彈壓,只是,于此苦寒之地,朝廷在艱難維持了30年之后,即以“羊蹄擂鼓、餓馬搖鈴”為計,無奈如棄敝屣。當我遍詢路人,尋跡登上衛(wèi)城最高的山頭時,看到曾經(jīng)的崇山衛(wèi)城四周土墻高筑,東西南北各有一門,城內有軍營、跑馬場、演武廳等痕跡,城外還有洗馬池,這在當時,無疑是一座規(guī)模宏大、威鎮(zhèn)四方的軍事堡壘。只是,600多年過去了,老城墻的夯土尚依稀可辨,其余均已湮沒在遍地的菜花叢中,消逝于歷史的長河里,廢墟上,空留滿地七零八落的寥哉與恍惚。
周圍的樹,一個勁地忙于長高自己;田地邊的草花,一如既往地忙于燦爛開放自己;衛(wèi)城的女人們起早貪黑,忙于用背簍背出自己安詳寧靜的日子。天空空了許久,一些高過頭頂?shù)氖率挛镂铮俗邳S昏里,隨時光漸漸老去。我收回自己的視線,心里許多復雜的況味,蟲子似的爬來爬去。
兩年后,我重新回到這塊土地,帶著另一種心境,另一副表情,看另一種變遷。因為,春天來了,有那么多需要抽芽的葉子,那么多需要開放的花朵。鳥兒,唧唧喳喳地朝天叫起來,它是叫給自己聽的,叫給天空、云朵聽的,也是叫給大地上每一個忙碌的人聽的。
或許,每個人,對故園,對家園,無論遠離,還是歸來,都會有一種耳根燙燙、心尖癢癢的念茲在茲。人,一旦某個地方寂靜地呆過,那里的風會認得他,雨會認得它,塵埃里的蟲鳴鳥叫也會認得他,事隔多年,草木、石頭、水滴還會記得他,就象利奧波德的沙鄉(xiāng),梭羅的瓦爾登湖,貝斯頓的科德角,馬爾克斯的馬孔多,??思{的約克納帕塔法,莫言的高密東北鄉(xiāng)、賈平凹的商州、阿來的嘉絨藏區(qū)、遲子建的冰雪北國、畢飛宇的蘇北水鄉(xiāng)、劉震云的延津世界一樣,絮絮叨叨的,安安閑閑的,無一不入眼、入腦、入心,成為精神深處心心念念的原鄉(xiāng)。
于花垣,想來,生活這片土地上的人們,又何曾不是如此呢?
花垣,原本是花園,源于鎮(zhèn)子南郊昔日為保靖土司所修建的大花園,作為宴游之所,有妝樓鏡閣之勝,雜植各色花卉,春來爛漫似錦……相傳,清初曲阜孔尚任曾游此園,觀演所制桃花扇傳奇,極歡而散。只是,原永綏廳治在吉多坪(即今吉衛(wèi)鎮(zhèn)),因“孤懸苗地”,不利戰(zhàn)事和軍需供給,嘉慶六年(1801年),清廷下令設綏靖鎮(zhèn),筑石頭城,嘉慶七年(1802年)永綏廳治遷于新城,從此,“花園”便成為了“花垣”。
我對花垣最初的印象,其實來自沈從文先生的小說《邊城》:由四川過湖南去, 靠東有一條官路。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“茶峒”的小山城時,有一小溪,溪邊有座白色小塔,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。這人家只一個老人,一個女孩子,一只黃狗……這個名叫茶峒的邊陲小鎮(zhèn),一腳踏三省,沈先生“那些渡筏,在靜靜的溪水中游動,兩岸全是夾竹林高山,給人無比幽靜的感覺。十年后還在我的記憶里,極其鮮明地占據(jù)了一個位置?!边@些印象,同樣留在我最初的記憶里,似乎看到了翠翠那個不可預言的“明天”,也似乎看到了沈從文先生當年投身行伍,獨自坐在清水江畔的高崖上,看船只上灘,看船夫拉纖,甚至跑到船上,與船老板閑扯上大半天白話,聽美麗而愁人的櫓歌,凡事都有偶然的湊巧,結果卻又如宿命般必然。
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,花垣作為“東方錳都”“有色金屬之鄉(xiāng)”,負有極大的盛名,于“國有民采,有水快流”的季節(jié)之路上,千軍萬馬夜以繼日,將一座座礦山挖掘成千瘡百孔的蒼茫,在誕生了無數(shù)財富神話的同時,也斷送了數(shù)百里山川河岳大半生青蔥翠綠的性命。在塵世最猛烈的風口,人們“發(fā)錳財、猛發(fā)財”,卻再也無法相信,滿大街的燈火就是從自己手里流出的江河。一水護田,兩山排闥,再也沒有了慢慢“送青來”的明媚,緩緩“將綠繞”的愜意,每一座山、每一條河、每一棵樹、每一粒土,都在枯槁,都在呻吟,都在呼喚。
清晨,灰暗的陽光落在人間,人們走走停停,看不清前后左右,視野可及處,皆是頹垣、礦洞、渣庫與選廠。那些繁茂的森林、新鮮的田地、絲質般的花香、沁甜爽心的鳥語,仿佛一夜之間下落不明。跌跌撞撞的人們開始醒悟、反思、救贖。日升月落,壯士斷腕,一個個寬厚的脊梁,霸蠻而又耐煩,絕決地奔赴另一處戰(zhàn)場:兩斷三清、礦山閉坑、尾渣綜合利用、尾礦庫閉庫、礦涌水治理、綠色轉型,針對數(shù)十座問題尾礦庫、數(shù)千個采空區(qū)、數(shù)百處廢棄廠區(qū),覆土復綠,全面修復與治理。一年又一年,女媧補天般,夸父逐日般,殫精竭慮,鍥而不舍,此時,礦山公園,一排排樹影婆娑的木樨、香樟、紫薇,正滿山吐翠,老王寨上的花草樹木綴滿了山坡,洞里村的山水林田重返生機,尾礦庫上的桑樹悄悄發(fā)芽,苗圃基地的石楠、女貞探出春天的音符,巴儺山上的黃金茶散發(fā)歲月的醇香,清水江上的參差荇菜再次在柔波里招搖。一塊塊土地,一條條流水,需要守著節(jié)令,順著氣候,長出清明谷雨的模樣?!奥稁交洌齐S野水流”,一些路,也許會在某個傍晚空一陣子,另一些路,卻會在早晨通向午后的陽光。走在路上的人,其實,并不需要在風中過多地愣望,路走得久了、熟了,自然而然,會有天邊的鳥兒飛過來,山邊的花兒開過來。走在路上,只要內心清清亮亮地蓬勃著,遠處的事物便不會輕易地荒廢掉。
古苗河,從高處到低處,一直在峭壁千仞的地縫大峽谷安靜流淌,一石一壁,一瀑一潭,白霧裊裊,水汽氤氳,各樣的瀑布,大大小小,高高低低,如絲帶、若長發(fā)、似輕煙……千年萬年,它流出沿途村莊的炊煙、籬笆邊的狗吠、岸邊的搗衣聲,流出垣上人家的吃苦耐勞、熱情豪爽、彪悍霸蠻,也流出生生世世的健碩、清秀、實在與好看。
很舊的事物,往往會很“新”,“新”成靈魂深處的烙印。
青鳥飛過山野,喜鵲啁啾而來,拉拉渡,一邊渡著時間的河流,一邊渡著人生的晝夜?!吧筋^一抹淡淡的午后陽光感動我,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?!痹S多年前,沈從文先生挽著褲腳,說著這件意味深長的事兒。春色,沿著澗谷,循著坡嶺,正一寸寸抬升,早熟禾、酢漿草、牛筋草、紫花地丁、酸模葉蓼等,每片葉瓣都藏著小小的歡喜,把一只只昆蟲,攬在溫溫潤潤的懷里,它們往往會記住很多的事情,包括多年前、多年后的每一個早晨、每一個中午和每一個黃昏。
空階重疊上垣衣,白晝初長社燕歸;桐樹結籽彎枝頭,細細摘來細細吹。遠遠的,吊腳樓上,似有苗族古歌隱隱傳來,深邃而幽遠。我獨坐在花垣河的碼頭上,看婦人彎腰躬背槌搗衣物、摘洗菜蔬,她們霞光中的發(fā)絲,一閃一閃的,似在散發(fā)出低語的芳香。我突然記起西班牙詩人利亞尼奧的一句話:“我不是尋找理解,而是把意義探求。帶著靜默,帶著一種莫名的預感,夢尋星星與孤獨的臥榻,在那里就可以遺世而無所不往。”沉浸于這種遐思,我想,花垣,原本是花園,過去是,現(xiàn)在與將來,依舊還會是。
張遠文,中學高級教師,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會員,中國散文學會會員,中華詩詞學會會員,湖南省作協(xié)生態(tài)文學分會理事。著有散文集《醒著的靈魂》《河流在人間》等,曾獲“中國當代散文獎”。
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 | 版權所有 : 湘ICP備05001310號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